威九国际网站进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企业

搜索
搜索
确认
取消
威九国际网站进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企业
资讯分类

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威九国际网站进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企业电测支部党员参观中共浙东临委成立旧址暨浙东游击根据地史迹展馆纪实

2021.11.27,威九国际网站进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企业电测支部党员来到了陆埠洪山片的孔岙村,参观位于徐家祠堂(报本堂)的浙东游击根据地史迹展馆,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陆埠分会徐国芳秘书长和孔岙村党支部的三位支委全程陪同着我们。

 

地处四明山腹地的孔岙村是红色堡垒村,大家在这里认真听取徐老师的讲解和村徐云其副书记的介绍,接受那段火红岁月革命史教育。

 

徐国芳老师是孔岙人,还是红二代,他的父亲早年参加了革命,是孔岙村的老党员。徐老师向我们介绍道:在1945年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奉命北撤后,留下了一批坚定的革命者,如朱洪山、朱之光、陈布衣等同志在四明山区坚持隐蔽斗争。进入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中共中央华中局、上海局派顾德欢同志主持与领导这里的革命工作,在孔岙成立了浙东临委,党重新在这里建立了较完整的革命根据地。各级政权、武装力量由小到大。1947年5月草茅庵建军时只有43人,番号是“三纵四支队”,打的是抗日战争的旗号,华中局也派干部和队伍进来了,后成立了三支队,刘发清任支队长。1948年1月,在孔岙召开了浙东临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孔岙会议),一下子来了各地区的200个代表来参会,分住在孔岙大小不等的二十六只“公馆”(实是山上的茅柴棚、草舍),会议从1月3日开到了20日。会议的第一阶段是由中共上海局的外县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林枫传达中共中央华中局指示,要发展武装,从隐蔽斗争走向公开的行动;第二阶段是金萧地区、四明地区、东海地区、三北地区汇报主力北撤后在各个地区坚持斗争的情况和目前各武装力量近况;会议的第三阶段由顾德欢同志作总结,提出新的策略和方针。住的方面,当时已是冬月,天气很冷,地处深山冷岙的孔岙一带更冷。如何在寒冷季节开好会议?在村党组织的安排和带头下,山民家庭中,有两床被的拿出一床;更有二户山民将嫁囡的新被拿出来给开会的干部用。吃的方面,由山民们将食物挑上去,上面盖着牛粪,下面才是吃的。依靠孔岙的党员群众大力支持,中共浙东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浙东临委)在孔岙村徐氏祠堂正式成立并完成了会议议程,确定了行动方针。由此,孔岙成为了浙东革命军事斗争的策源地。到1949年1月,有了六个支队,共计1.2万人。

 

 

 

孔岙是抗战时期浙东游击纵队根据地的中心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指挥中心之一。孔岙村原属慈南地区,这里的徐家祠堂(保本堂),1938年已成了慈溪县慈南区的县区两级共产党的秘密联络点,孔岙有秘密党员,党依靠这里的党员与群众开展革命工作。当时,敌人时常要清乡、围剿,坚持在山上的仁人志士们没有东西吃,是老百姓挑上去给点吃的,或在家里的灶台上放点吃的,夜间,隐蔽人员下来摸着吃点。因此孔岙作为红色堡垒村是名不虚传的。 

 

1939年初,孔岙村已成立了党支部,后来发展到了23个党员,浙东临委的预备会议也在这里召开。今年八月,在这里建立了浙东游击根据地纪念馆,填补了在解放战争时期相应纪念馆的建设空白。并且红色堡垒村孔岙、中共浙东临委成立纪念纪念碑,均由薛驹同志亲自题写的。

 

徐家祠堂由门厅和大厅组成。作为中共浙东临委成立旧址所在地,曾因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去年底,陆埠镇投入200余万元,由余姚市文保所指导对祠堂进行了修缮,并于2021年8月完成布展,这里陈列有“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与隐蔽坚持的部署”、“中共浙东工作委员会的建立和重建武装”等10个方面内容,以图片、浮雕等艺术形式,多维度、全景式呈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陆埠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

 

徐国芳老师告诉我们,徐氏祠堂既是浙东临委的成立处,也一度成为机关所在地。浙东临委的成立,标志着浙东党组织从分散指导发展到集中统一领导的阶段,有力地推动了浙东解放事业发展。

 

 

 

 

 

参观结束,党员张钟向孔岙村了赠送他创作的中国画《风雨侵衣骨更硬》缩小版,该画刻画出了坚持在孔岙的浙东游击纵队留守处副主任朱洪山同志,在1945年那寒冷的冬季,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已北撤,就在浙东四明山密林里,朱洪山作为我党留下坚持原地斗争的少数干部之一,隐蔽在深山冷岙,面对重重封锁、“围剿”,在无比艰难的斗争环境下,依旧保持必胜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全身人物形象。

 

作为浙江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共浙东临委成立旧址,孔岙村的这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11月18日已被列为全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这对进一步强化红色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利用将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结束了在中共浙东临委成立旧址的参观,我们又前往黄土岭,祭扫朱洪山烈士纪念碑。

朱洪山同志在四明山地区坚持抗日救国,带领大家同敌人开展坚决的斗争,最终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后人为纪念这位浙东的抗日英雄,把烈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洪山村,并在村口建立了纪念碑。

通过学习参观,党员们纷纷表示,先烈先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不惜抛洒热血甚至献出生命,顽强斗争,持续奋战,才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如今祖国大地的和美,就是用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要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的斗争与奋斗精神,努力工作,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这才是作为党建双强党支部的我们应该做的。   

撰文:仲炎2021.11.27起草,2021.12.24 四稿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余姚长城路9号
电话:+86-62662002
传真:+86-
E-mail:.cn
邮编:315400

威九国际网站进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企业电测5G小程序

威九国际网站进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企业电测5G小程序

企业微信公众号

企业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威九国际网站进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企业   版权所有.